热门
更多水果糖分多,吃起来会更美味
然而咱们的血糖高起来,可不是什么好事!
高血糖有啥危害?
多「高」才算是高血糖?
糖尿病对生活影响有多大?
吃糖太多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富贵病很难预防?
赶快跟我来一起了解吧!
高血糖的危害
血糖的标准
*如「糖化血红蛋白」≥ 6.5%,也需要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专家提醒: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也称为糖尿病前期!虽然还不算糖尿病,但如果不干预,很容易发展成为糖尿病。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高达 1.1 亿,患病率 10.9%,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国家。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此外,患者还往往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等。糖尿病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的缺陷、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作用能力下降。长期的血糖控制不好还会引发诸多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很多,主要可以总结为胰岛素分泌的缺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截至目前,糖尿病的确切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清楚,换言之,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作用下降的机制还未被完全揭示,其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工作压力等。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口干喝水多、多尿和吃得多,「一少」主要指体重下降、体力匮乏。1 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表现更为明显,而 2 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起病隐匿且症状不典型,所以经常在很偶然的契机下才能捕获「漏网之鱼」确诊糖尿病,例如单位体检查血糖发现异常,用眼时视物模糊才诊断为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经常皮肤瘙痒经过验血才发现血糖高,发现伤口愈合困难才联想到是不是得糖尿病等等。
糖尿病的发现不容易,发现后若不注意控制血糖,则会引发更多不良后果与并发症,从头到脚来列举:脑血管病变的几率增加、眼底病变乃至致盲风险高、心脏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升高、肾病和尿毒症发病率提升、周围神经病变增多、糖尿病足、坏疽和截肢的风险也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吃糖会得糖尿病吗?
很多人以为得糖尿病是因为吃糖或主食太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其实是高脂等高热卡食物吃太多,导致总热卡摄入过多所致。因此,盲目地减少乃至不吃主食,改吃蔬菜加肉类的饮食方式是不均衡、不正确的。总体来看,应适度减少高热量、高能量食物的摄入。
糖尿病可以预防吗?
答案振奋人心:可以!
一级预防:生活方式的干预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健康饮食和保持运动。糖尿病高危人群应管住嘴、迈开腿,尽可能延缓发病,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二级预防:对已经发病的患者,密切监测血糖,规律就诊,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三级预防:对已患糖尿病且病程较长以及出现了并发症的患者,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延缓并发症进程,减轻致残致死的风险。
原则上,专家建议 40 岁以上,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积极参与筛查。如果通过家庭血糖检测仪发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糖耐量测试等来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误区
误区 1:最贵的药 = 最好的药?
错!专家提示您,判断降糖药好坏的标准主要在于有效(个体化)、毒副作用低(安全性高)、质优价廉和使用方便等。
误区 2:他人用的药 = 自己也适用?
错!专家提示,用药事关生命安危,请您务必听取医生意见,结合自身病情合理用药。即便是在用药后,医生也会进行长期观察,并根据病情波动进行用药评估并酌情调整。
误区 3:吃了药就不用复查了?
错!有的患者自以为「久病成良医」,吃上降糖药后就以为进入保险箱,常年不复查不随诊,殊不知这其中也暗藏隐患。随着医学科技的日新月异,药物机制和作用机理也与时俱进,请您一定要定期找专科大夫随诊复查、评估病情并调整用药。
5 个小习惯轻松管理血糖
01 坚持药物治疗
这是管理血糖最基本的措施,切不可随意停用降糖药或减少用药量,以防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发生。
02 血糖监测
规律监测血糖,可以及时发现血糖波动,从而避免高、低血糖导致的急性并发症。口服药治疗患者,建议每周监测 2~4 次空腹或餐后 2 小时血糖。使用基础胰岛素者,建议监测晨起空腹血糖;预混胰岛素治疗者,建议监测晨起空腹和晚餐前血糖。一般来说,空腹血糖应控制在 4.4~7.0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
03 合理饮食
糖友们要做到饮食与运动平衡,保持血糖稳定。每餐比平时酌情减少主食量 5%~10%,尽量保证奶类及豆类的摄入,可适当增加鱼禽等优质蛋白质和蔬菜的摄入,减少肥肉和加工肉制品的摄入。注意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先喝汤(尽量少喝),后吃蔬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最后吃主食。此外还建议每日饮水 1500~1700 ml,提倡饮用白开水、淡茶水,限制饮酒。
04 运动锻炼
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体成分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且对糖尿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效果显著。建议减少久坐静坐时间,将有益的体育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原地踏步、八段锦、太极拳或瑜伽等中低强度的运动。
05 保持良好心态
过度压抑、焦虑、烦躁会引起血糖升高,长期情绪波动过大的患者血糖控制难度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均增加。而健康的心理以及充足的睡眠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对血糖稳定很重要。建议糖尿病患者规律作息,保持心情愉悦,有问题及时咨询医生,获得专业指导和情感支持。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或高渗的信号,比如明显乏力、口渴多饮、多尿、体重减轻、食欲差、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有烂苹果味,出现皮肤干燥、眼球下陷等严重失水现象,以及幻觉、烦躁、淡漠或嗜睡等精神症状,需立刻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