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更多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今年的主题是“栓”不住,动起来。
血栓病发病率高、隐匿性强、突然发难且悄无声息,犹如埋伏在暗处的杀手,如不能得到及时、规范诊治,后遗症相当严重,甚至危及生命。血栓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包括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和毛细血管血栓等3种。静脉血栓最常见的是肺动脉栓塞和深静脉血栓,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两种表现形式。动脉血栓主要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房颤动、动脉缺血和卒中。毛细血管血栓也被称为毛细血管动脉瘤,好发于颜面部。
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
据统计,因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1%,远超过肿瘤、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造成的死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环境的改变,静脉血栓患者在临床中越来越多见。人们经常说的血栓大多数指的是静脉血栓,往往发生于腿部和肺部,并以腿部血栓为多见。下肢静脉血栓在人群中覆盖面最大,占所有血栓类型的80%~90%。特别是长期瘫卧在床、有手术或骨折创伤、有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者,以及年龄大于60岁,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卒中、肥胖、抗凝血酶缺乏的人,往往自身血流减慢,血液变得黏滞,就更容易产生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两者相互关联,是VTE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多见于下肢深静脉。
◉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导致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
◉ 动起来:适当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 物理预防: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弹力袜等,可利用压力促进下肢静脉血流加速,减少血液淤滞。
◉ 药物预防:对于髋关节或膝关节手术、骨折创伤等VTE高度危险的人群,抗凝药物预防。服药剂量及服药指标请遵医嘱。
如何判断深静脉血栓?
对于自己是否患上了深静脉血栓,大家可以试试两个简易的判断方法。
◉ 在膝盖下方10厘米处用卷尺测腿围,当两侧腿围相差大于3厘米时,说明患侧已经出现肢体肿胀,提示可能是静脉血栓在作祟,要尽快就医,以明确病因。
◉ 对小腿后侧的腓肠肌进行按压,如压痛明显,表明有血栓的可能。
要想确诊是否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我们除了通过——下肢肿胀、疼痛——这两个典型症状来判断,还需要完善相关检查。
CT下肢静脉造影——准确性较高,且可同时检查腹腔内和下肢深静脉情况。
MRI下肢静脉成像——无辐射,能准确显示下肢大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