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更多
国际罕见病日 | 关注罕见病,点亮生命之光!
发布时间:2024-03-01 14:36

2008年2月29日,欧洲罕见病组织(EURODIS)发起第一届国际罕见病日。

后来,全世界达成共识,将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定位国际罕见病日,旨在促进社会公众和政府对罕见病及罕见病群体面临的问题的认知。

2024年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主题为SHARE YOUR COLOURS 分享你的生命色彩。

罕见病其实离你我并不遥远!罕见病之所以称为“罕见”,只是相对一般疾病来说,实际的罕见病患者群体数量不容小觑。据统计,目前全球有三亿罕见病病人,我国罕见病患者的数量已经达到2000万人。

让我们一起了解罕见病,关注罕见病,治疗待完善,关爱不缺席。

h66W8Yj6_ROGT.jpg

什么是罕见病?

罕见病(Rare Diseases)是一大类发病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一般为慢性、严重的疾病,常常危及生命,也常被称为孤儿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065%-0.1%之间的疾病。

我国将患病率低于五十万分之一的疾病,在新生儿中发病率低于万分之一的遗传病定义为罕见病,罕见病并非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大类散落在各个疾病系统的罕见疾病的统称,世界范围内大概有超过 7000 种罕见病。罕见病中约80%的病种是遗传性疾病,只有不到 10% 的疾病是可以有效地治疗改善,但是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任何一种罕见病可以被治愈。

罕见病的共性问题是什么?

罕见病并不罕见,但罕见病病人却最容易被忽视。国内罕见病人数超2000万,他们除了要经受病痛折磨,还面临治疗难、用药贵、无法融入社会等问题。罕见病进展迅速,死亡率很高,全球仅有不到10%的罕见病有已批准的治疗药物或方案。

因罕见病患病人数少,罕见病治疗药物价格普遍偏高,缺医少药且往往病情严重,所以也被称为“孤儿病”。以戈谢病为例,患者每月需注射2-3次药物,每支药物23000元,且随体重增加剂量也会增加,同时需要终身用药。

罕见病的产前诊断

按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策略,在孕前要做好相关体检及遗传咨询;在怀孕期间要做好产前筛查及诊断;在产后要做好新生儿筛查及诊断。

罕见病离你我有多远?

每个人身上都有5-10个缺陷基因,一旦父母双方拥有相同的缺陷基因,就有可能生下有罕见病的宝宝,虽然这种概率只有万分之一,甚至更低,但对遇到的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

罕见病离你我并不遥远,只要有生命的传承,就有发生罕见病的可能。关注罕见病,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

如何预防罕见病?

●婚前要注意尽量避免近亲结婚,婚后要尽量避免高龄生育。

●孕前进行家庭成员的遗传咨询,采用相应检测技术,确定基因突变病因,明确遗传方式和家庭携带者,进行遗传病再发风险评估,从而选择合适的怀孕方式和产前诊断方法。

●针对高危人群,如夫妻一方是患者,或曾生育过遗传病的患儿,或是某种遗传病的携带者。高危人群需要在孕期做绒毛或羊水的基因检查,在胎儿期就可以判断出生后是否患病。

●出生后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采取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措施,减少损伤,避免病情加重,使患者保持健康的状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