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更多随着体检中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广泛使用,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增高。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体检发现的结节均为良性,但很多人仍是“谈结节色变”,不少受检者会感到困扰甚至恐慌。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不仅有助于肺结节检查,还可有效降低CT检查对患者的损伤,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一起来认识一下低剂量螺旋CT扫描吧!
一、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肺部影像上直径小于3cm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影,分为肺良性结节与肺恶性结节。判断其良恶性,要看高危因素、家族史、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以及术后病理。
肺结可分为:
1.实性结节:能遮盖正常肺组织的高密度均匀的结节影;
2.部分实性结节:又叫混合实性结节,既有实性密度又有磨玻璃样密度;
3.磨玻璃结节:肺内模糊的不完全遮盖肺组织的类似磨玻璃的结节影。
肺结节处理原则?
1.肺部小结节需经鉴别诊断、分类管理
2022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指南(下称“指南”)中推荐,对经筛查发现的肺部结节应根据结节的位置、尺寸和密度特征进行分类管理。
(1)对于位于气道的病变或影像学高度疑似肺癌的情况,应采取临床干预;
(2)对于
(3)对于≥5mm的(部分)实性结节或≥8mm的非实性结节,推荐3个月后CT检查;
(4)对于无法排除非肿瘤的结节,推荐先进行抗炎治疗或随访,一个月后复查CT。
2.多维度评估肺结节
肺癌自身抗体相关检测可作为肺部结节危险分层的参考指标,提供生物学特性活跃或惰性的信息。肺结节病因复杂,建议综合肺结节的影像学、生物学与临床特征,综合评估。
3.多发结节的管理
对于多发结节的随访频率及时间应基于最大/最可疑的结节进行评估,且每个结节应独立进行评估,除非病理明确诊断为转移。
对于高度怀疑转移性病灶应考虑进行病理学活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支气管镜下活检对多个病灶进行病理学评估。对于患者因多发结节导致治疗方案选择困难时,建议采用多学科讨论方式确定治疗方案。
什么是低剂量螺旋CT检查?
低剂量螺旋CT也是CT检查的一种,它是指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扫描方式,使受检者所受到的X射线最小化,同时又能确保其成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与传统 CT相比,低剂量螺旋 CT具有较低的照射剂量,其照射剂量仅为1mSv以下,是传统 CT的1/5-1/6。
在肺结节的筛选与追踪中,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低剂量螺旋 CT扫描。如果在肺部有一个小于6mm的结节,可以定期做一次扫描,并对其进行追踪;如果一个结节的大小在6-8 mm之间,可以在三个月之内做低剂量螺旋 CT检查,如果没有明显扩大,可以在六个月之内做低剂量螺旋 CT检查,这样可以减少身体受到的辐射剂量。低剂量螺旋CT的优势在于,与常规CT做对比,辐射剂量比常规CT的剂量低,因为肺部是含气脏器,射线比较容易穿过,所以低剂量CT广泛应用于肺部的筛查。
但是低剂量螺旋CT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是在精准性方面,常规CT影像重叠少,密度分辨率高,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低剂量螺旋CT,可以对肺部结节进行定性检查;二是低剂量CT图像质量稍差,分辨率和灵敏度还是比较低,有时候部分病灶的进一步确诊还是需要高分辨CT甚至是增强CT来确认,所以低剂量CT大多应用于肺癌的筛查。总体来说,低剂量CT主要适用于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普查、肺癌筛查、结节随访等,同时也适用于短期内多次复查及需要长年随诊观察的病人。如果是需要精确诊断病灶,那一般会选择常规CT。
温馨提示
1.在复查肺结节时尽量去同一家医院,避免因为设备的不同而产生误差;
2.带上以前的CT片及报告,能帮助医生进行对比;
3.磨玻璃结节复查几次没有变化,不代表就能放心。因为磨玻璃结节生长比较慢,短时间看不出变化,其实还在生长,需要长期观察;
4.如果肺结节小于1cm,不需要做增强CT;
5.肺结节观察期间,调理体质很重要,体质改善了,有助于结节尽早消散或停止恶化,这也是一些人复查发现结节消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