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更多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PET/CT因在诊断肿瘤方面的优势而逐渐被人们所熟知。除了肿瘤之外,PET/CT在心血管方面也是优秀的“探照灯”,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
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1、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5、猝死。
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合并痉挛,以及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
PET/CT在检查冠心病中的应用
PET/CT检查冠心病是通过示踪剂18F-FDG(一种葡萄糖类似物)被冠心病病变部位的摄取异常来实现的。相对于正常部位,病变部位对葡萄糖利用率高,就会出现18F-FDG摄取量高,表明心肌细胞处于缺血状态,如完全坏死,则不能出现18F-FDG摄取。
临床上,需分别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及心肌代谢显像来鉴别存活心肌。若心肌局部出现血流灌注减少,18F-FDG摄取正常或相对增加,即心肌灌注/代谢不匹配,属存活心肌。
若相应心肌节段出现血供和18F-FDG摄取减少,即心肌灌注/代谢匹配,提示坏死心肌。根据心肌对18F-FDG的摄取率,可对心肌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当摄取值为最大活性的50%~60%时,提示为非透壁性心肌梗死;当摄取值为最大活性的10%~20%时,提示为透壁性心肌梗死。
目前,18F-FDG PET/CT 被国际公认为检测存活心肌的“金标准”。
PET/CT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1、冠心病的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决策
PET/CT通过PET心肌灌注显像和CT的冠状动脉造影可实现一站式检查,可一次无创检查就能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形态和功能的综合评价。这两种信息的结合也能互相验证、互相补充,更能增加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并提供病人预后和治疗决策的依据。所以在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判断冠心病的疗效、预后、心脏移植患者的冠脉血流储备功能、估测冠心病人的远期预后以及帮助制定治疗方案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心力衰竭的评价
PET的18F-FDG显像结合心肌灌注显像不仅能鉴别功能障碍心肌的存活性,还能通过门控技术获得心功能信息,因此PET/CT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无创综合评价有助于病因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和治疗决策。例如在国外一些外科医生做心脏搭桥手术之前都会要求患者去做是否有心肌存活的检测,一般这种情况下PET/CT是首选。
3、评价血管炎症、动脉粥样硬化及易损斑块
PET/CT有助于动脉炎的早期诊断和病灶定位,有助于对动脉炎的疗效以及病程变化的评价。同时因为它具有CT可评价冠状动脉官腔形态以及粥样硬化斑块密度和成分,PET显像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特征,包括局部的炎症反应活性和炎症细胞的聚集和活化等,因此在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领域也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PET/CT这种将PET和CT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开拓了全新的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新局面。一次检查即可获得全面心脏信息的功能,可为疾病的早期监测及微循环异常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