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更多PET/CT检查是当下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影像学检查设备,具有安全、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强等特点,形象地被人们称之为追踪肿瘤的"生命雷达”。PET/CT为无创检查方法,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病变,在功能分子成像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一、肿瘤患者
01、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通常在常规影像学中发现病变时,很难区别其良恶性,如肺部发现病变中,一般认为肺部结节有50%—60%为良性,CT等影像检查认为恶性而被切除的结节中,仍有20%—40%为良性,经过PET的代谢显像,能理想的鉴别其良恶性,其诊断准确率可达95%以上。从而可改变手术切除范围或治疗方案,减轻病人的疼痛和创伤。
02、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亦或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
其他影像学检查无法找到原发灶,且高度怀疑患有恶性肿瘤的人群。可以通过PET/CT进行全身扫描,检查寻找肿瘤原发灶。
03、已经确诊的肿瘤患者
如肺癌、结直肠癌、淋巴瘤、头颈部肿瘤、食管癌、乳腺癌、宫颈癌等。PET/CT在肿瘤患者诊疗的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期诊断:PET/CT检查通过将解剖学表现与病灶代谢活性相结合,对病灶进行良/恶性的鉴别。同时为临床提供精确的穿刺靶点,尤其是一些体积较大的肿瘤,往往中心伴坏死(如下图),通过PET/CT肿瘤代谢显像精准定位,提高穿刺成功率。
肿瘤治疗前的临床分期:PET/CT检查可一次性获得全身(包括头、颈、胸、腹部、盆腔)的图像,在肿瘤的TNM分期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恶性淋巴瘤,常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及骨骼肝脏受累,通过PET/CT掌握全身情况,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目前,PET/CT广泛应用于淋巴瘤初期分期、中期再次分期及治疗反应评估,治疗结束疗效评估、复发监测、预后评价,干细胞移植前评估、免疫治疗后疗效评估等。
疗效评估:对比治疗前后肿瘤代谢体积(MTV)及标准摄取值(SUV)等变化,进行疗效评估。
精确放疗靶区勾画:特别是肺占位伴肺不张的患者,当CT检查无法清晰显示肿瘤的实际边界时,PET/CT可以确定代谢活跃的病灶区域,从而为放疗靶勾画提供合理准确的依据,进一步降低放疗副作用。
04、高危人群肿瘤筛
肿瘤家族史人群,尤其是食道癌、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等常见恶性肿瘤,如父母有此类病史,子女患该病的概率高出数倍。因此,有家族肿瘤史的人群进行早期检测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长期慢性疾病史人群,如罹患乙肝、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平日大多以药物控制,当出现症状程度逐渐加重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不良生活习惯或工作压力大人群,生活起居不规律,身体长期处于透支状态,有些疾病已处于潜伏期,这类人群建议做一次防癌检查,排除重大隐疾。
05、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
辅助判断发热病因,指导穿刺活检,治疗后疗效评估及预后随访。
二、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患者可以通过PET/CT精准定位病灶、做术前评价。怀疑有阿尔兹海默症或帕金森症的患者,可以通过PET/CT脑代谢显像对阿尔兹海默进行早期诊断、分期和病程评价、还可以与血管性痴呆等其他类型痴呆进行鉴别诊断。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
冠心病及心肌梗塞的患者,PET/CT是评价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存活心肌的“金标准”,可以在术前通过PET/CT心肌代谢显像了解受累心肌活性,指导冠脉血运重建术(介入手术,冠脉搭桥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在术后进行疗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