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更多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发布时间:2025-04-11 09:39

025年4月15-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全民参与防癌抗癌。

一、癌症是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慢性病

1.根据四川省死因监测数据显示,四川省2024年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全省死亡谱第二位,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食道癌和胃癌,占恶性肿瘤总死亡的71.46%。

2.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 癌症将是我国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

3.除了年龄、遗传因素外,吸烟、膳食不合理、过量饮酒、生活方式不良、环境污染、职业暴露等也是诱发癌症的影响因素。

二、癌症≠绝症,可以预防

1.现代医学的进步让癌症逐渐成为“可防控的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诊早治实现临床治愈,剩余1/3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2.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癌症的关键。

3.癌症具有遗传易感性,但癌症并不会直接遗传;癌症不具有传染性,但某些致癌微生物具有传染性。

4.运动能防癌;重视“癌从口入”,关注食品安全。

三、警惕身体求救信号,肿瘤早期报警信号“五字诀”

1.血(出血)

除了女性正常月经以外,人体任何一个脏器不明原因地出血,并且迁延不愈,都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早期信号。

2.块(异常肿块)

肿瘤尤其是实体肿瘤,相貌丑陋,往往是一个或几个不规则的肿块。

3.痛(疼痛)

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提示我们要去医院做一做排查。

4.烧(发烧)

发热时间超过一周尤其是超过十天,一定要考虑感冒之外的疾病。如果持续发烧,尤其是长期低热,同时伴有体重下降,盗汗(晚上熟睡后出汗)等更要警惕。

5.减(体重减轻)

成年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短期内体重不明原因减轻,并且呈进行性下降,如果不是甲亢、糖尿病、结核引起,则要去医院检查排除消化道肿瘤、肾癌、淋巴瘤等;如果体重减轻的同时,伴有肤色发黄和疼痛,则要排除“癌中之王”胰腺癌等肿瘤的可能。

四、早筛早诊:抓住治愈的黄金窗口

防癌体检是早期发现癌症的最重要的途径,专业的防癌体检是代价最小、痛苦最少、最值得提倡的方法。

以下列举一些高危人群的筛查清单:

肺癌:50岁以上,附加以下条件中任意一项:① 吸烟≥20包年(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或被动吸烟≥20年,若现在已戒烟,戒烟时间不超过5年;② 有长期职业致癌物暴露史,如长期接触氡、砷、铍、铬及其化合物等肺癌致癌物;③ 一级、二级亲属患肺癌,同时吸烟≥15包年或者被动吸烟≥15年。选择低剂量螺旋CT。

乳腺癌:40岁以上女性,每年1次乳腺超声+每2年1次钼靶;如有家族史建议将筛查年龄提前至35岁。

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选胃镜筛查。

结直肠癌:45岁以上人群定期肠镜;便潜血阳性者及时检查。

肝癌:乙肝/丙肝携带者、肝硬化患者,每6个月查超声+甲胎蛋白。

人类征服癌症最好的途径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应了解其危险因素、早期表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到遇癌不恐慌、科学防癌、远离癌症!

上一篇